一、起草背景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应急管理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全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积极做好安全生产类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各项准备,适应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根据《漳州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应急局牵头编制了《漳州市工贸行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二、起草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漳州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漳州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
三、主要内容
《预案》包含总则、事故风险分析与评估、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恢复与重建、应急保障、预案管理及相关附件九部分。
(一)总则:主要包括编制目的、编制依据、工作原则、适用范围、事故分级、预案体系,是处置工贸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的专项应急预案,与《漳州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相衔接,同时也是各县(区)、开发区(投资区)等基层行政部门组织企业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的上位预案。
(二)事故风险分析与评估:分析工贸行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易引发严重后果的事故风险点,主要集中在厂房等生产场所,易引发火灾、爆炸、泄漏、中毒等事故。
(三)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主要包括市专项指挥部机构及职责、市专项指挥部办公室及成员单位职责、现场指挥部及职责,事故发生地政府职责、事故发生单位职责、应急救援专家职责及应急救援队伍职责。同时根据机构改革“三定方案”,进一步明确相关成员单位职责。
(四)监测与预警: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工贸企业危险源分布点。按照工贸企业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明确预警级别。明确预警发布和解除、预警响应相关工作步骤。
(五)应急处置:明确生产安全事故信息报告、分级响应、应急程序、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信息发布及应急结束等内容,细化事故发生地现场处置环节的流程、措施等内容,实现科学应对、精准处置。
(六)恢复与重建:主要包括事发地政府和事故发生单位的善后处置、社会救助与抚恤、调查和评估工作。组织妥善安置和慰问受害及受影响人员,开展遇难人员善后和赔偿、征用物资补偿等工作,尽快消除事故影响,恢复正常秩序,保证社会稳定。
(七)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应急队伍保障、应急装备和物资保障、应急经费保障、医疗卫生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人员防护保障、通信与信息保障、电力保障、气象服务保障、疏散避难与安置保障等方面的保障工作。
(八)预案管理:主要包括培训宣传、预案演练、预案修订、预案实施等内容,进一步明确至少每三年会同有关部门和县(区)组织一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或桌面推演,提高防范和处置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实战能力。
(九)附则:主要包括事故分级标准、专项指挥部成员名单、应急救援专家名单、应急救援队伍、应急响应流程图及应急处置注意事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