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草背景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应急管理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全市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积极做好安全生产类突发事件防范应对各项准备,适应应急管理体制改革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根据《漳州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市应急局牵头编制了《漳州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修订)》。
二、起草依据
依据《国家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漳州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结合漳州市应急工作实际,特编制本预案。
三、主要内容
《漳州市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修订)》分为9个章节和4个附件。
(一)总则。包括4个方面:编制目的、编制依据、工作原则、适用范围。本章节根据近年来漳州市的地质灾害特点,阐述预案编制的目的、依据、工作原则和适用范围。
(二)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包括6个方面:市地质灾害应急专项指挥部及主要职责、市地质灾害应急专项指挥部办公室组成及主要职责、市地质灾害应急专项指挥部成员单位及主要职责、县级人民政府(管委会)应急专项指挥部组成及主要职责、防治专家组、应急抢险队伍。依据机构改革后相关部门职责的变化,进一步明确了组织机构相关成员单位及相应的职责。并将应急专项指挥部及主要职责由表格转为以段落形式体现,在市地质灾害应急专项指挥部成员单位及主要职责部分细化阐述了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
(三)地质灾害险情与灾情分级。包括4个方面: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小型地质灾害的险情和灾情。主要对特大型地质灾害、大型地质灾害、中型地质灾害、小型地质灾害的险情和灾情进行分级划分,并制定相关标准。
(四)监测与预警。包括2个方面:预防监测评估、预报预警。进一步明确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阶段的地质灾害预防监测评估、预报预警等工作,健全监测预警体系运行和长效机制。新增了后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环节,明确地质灾害防范和应对措施。
(五)应急处置。包括10个方面:信息报告、先期处置、应急响应、指挥协调、现场指挥部与现场指挥官、处置措施、响应升级、社会动员、信息发布、应急结束。明确了应急处置从信息报告到应急结束的各个程序及具体要求。
(六)恢复与重建。包括4个方面:善后处理、社会救助、保险、调查评估。明确事发地的县级人民政府(管委会)或相关责任单位组织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工作相关要求,包括制定和实施救助、补偿、抚慰抚恤、安置等善后工作方案等。在保险部分,增加了应急救援单位“购买保险”的要求。
(七)应急保障。包括14个方面:人力资源保障、经费保障、物资保障、医疗卫生保障、交通运输保障、治安保障、人员防护保障、通信和信息保障、现场救援和工程抢险装备保障、应急避难场所保障、科技支撑保障、气象服务保障、法制保障、其他应急保障。主要明确了应急相关部门各方面的保障职责和处置流程,对人力资源、经费物资医疗卫生、交通运输、治安及人员防护、通信和信息、现场救援、工程抢险装备及应急避难场所的提供、科技、气象服务、法律等各方面的保障工作进行了统筹规划。
(八)预案管理。包括4个方面:培训宣传、预案演练、预案修订、预案实施。明确了预案的培训宣传、演练、修订、实施等相关程序,做好预案后期管理工作。
(九)附则。包括2个方面:名词术语的定义和说明、制定与解释。